《脑缺血》三章其二《失光症》简评

哔哩哔哩   2023-05-01 03:11:45


【资料图】

这篇就很对我的胃口。

无论是故事性上的铺陈,或者是对于个别需要的细节上的描写,做的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相对于另外一篇(脑缺血)给我的直观感受来说。那也不排除我已经习惯了分析以物杂人,以人杂物,然后再描写一个故事的这种写作方法。以及无论是属于意识的理解,或者是与人物在东方内的原设定的体现,我认为都挺好的。

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我读到现在感受到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首要的是你这两篇统一给我展现出来的一种在文章中进行机械将神的写作倾向。你倾向于展现的故事逻辑或者说高潮来临之前的逻辑,会有一个人作为一个关键的角色,作为一种全知的姿态告诉主观视角,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那件事又是怎么发生的?作为一种故事本身设定的脱出。同样态度,这并不是坏事,但是难免陷入死板,包括莎士比亚也很喜欢这种模式。长期写作可能需要考虑如何把这种突出设定的方式给它融入故事内部,或者是拆散开从故事的不同方面去补齐,这种全盘突出的方式不仅仅是对于读者来说的一种挑战,也是对于你出现的这个关键角色本身角色形象描写的一种挑战,拥有全知视角至此的人,实际很难你真的去说清楚他在故事内有如何的形象,做着如何的事,这是很困难的。这就是为什么莎士比亚总喜欢把有这种能力的人或者某些事物放在文章最后,因为你根本不用管这个人,或者事物的未来,你需要怎么想的。

另外一点是像我最近这段时间看到的诸多,特别是东方同人里面有的一种很明确的玩弄血肉以及爱欲的写作倾向。在我认为的所谓东方同人创作里面,血肉是很尴尬,又或者说很敏感的要素。作为纪实文学力也很少有人碰的一种写作要素,有明确的一个度来衡量你这篇文章是否适合给大众阅读。在某些时候,我们确实有一种需要去详尽的描写某些很血腥的场面,或者某人的爱欲相关的场景。但是相对而言,书写的其他内容就应该有同等的力度,去显得你这些血腥并非那么的可怕,否则这篇文章就会变成,举例来说,大家都在说熟猪血的时候,你突然蹦出来一个人说我喜欢吃生猪血(真有这道菜)。这对于你未来的作品的传递或者说是广泛的阅读是有很大的难度的,而且养成习惯以后,你会很难抛弃掉这部分内容去彰显表达自己更深入的思维。

当然这篇文章这个度拿捏的还是挺好的,我也比较满意,坚持下去。

企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