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不断扩容的武汉经开区为何在全国综合排名中掉落到了第26名

邓眼看世界   2023-01-20 08:02:21


(资料图片)

上图:位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路58号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与武汉体育中心所在的区域的车城大道一带。这片区域是武汉经开区的核心区域。

本月中旬,商务部公布最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江苏省6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30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继续下滑至中部地区的第4名以及全国的第26名,这让湖北人武汉人感到极为意外。

这个评选依据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是指国家级经开区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带动、生态环保、 行政效能等方面的表现。武汉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虽然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四名,也是湖北产业密度最高的区域,其综合实力更是位列中西部开发区首位。但现在却在日趋严峻的同城化竞争中却肩负产业转型升级重重压力,武汉经开区创立至今的30年,是与汽车相伴相依乃至荣辱同体的历程。

武汉经开区起源于30年前的一场国际产业合作——中法合资30万辆轿车项目。1988年,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中国二汽(即现在的东风汽车集团)合资建立了30万辆轿车的合作生产项目,选址就在武汉长江边的沌口(武汉蔡甸区)。1991年,武汉开发区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工建设。经过近30年建设,这里已成为一座产业新城、国内外知名的“车都”。在这座产业新城里有条东风大道,沿线聚集着近2万家企业,其中包括7家整车企业、12个汽车总装工厂、500多家零部件企业、54家“《财富》世界500强”,生产37种汽车车型,拥有14家省级以上汽车研发机构,是全球汽车工业密集度最高的轴线之一。

上图:武汉经开区的新城内的武汉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春笋”建设群,它已经成为武汉经开区的新地标。

在2019年的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时,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发展的新趋势,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成为了21世纪最前沿的技术之一。武汉开发区就开始着力探索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力争推动中国“下一代汽车”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定计划实现区域产业更新迭代,在下一个30年,再造一个新“车都”。

武汉经开区的辖区面积从建区之初从蔡甸区托管的10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开始发展,后来又经历5次扩容,还托管了整个汉南区,发展成现在接近490平方公里的面积,是目前武汉市江汉区的17倍,比6个武昌区还要大。2022年武汉经开区的GDP突破了2000亿元,在武汉市仅次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但尽管武汉经开区在武汉市排名还行,为何在全国经开区排名却不理想呢?

我们就拿排名第一的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比较吧:该工业园有科技发展公司、物流中心、酒店集团、城市重建、文博中心、邻里中心、机关中心、阳澄湖半岛开发、纳米科技、生物产业等众多各类产业数百种,而武汉经开区除了汽车制造与电子电器两大支柱产业和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外,其他均不成规模,项目类态少而聚集度不高是制约武汉开发区缺少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原因。

好在武汉经开区已经找准了短板弱项,在经开区的纱帽片区规划了100平方公里面积的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规划有高端新能源车集聚区、现代产业智造区、围绕打造世界知名“中国车谷”,重点发展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和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以与兄弟经开区拉近距离。

企业

经济